中華民國住宅學會2022年學術研討會:發表論文清單(12/06/2022)
2024.04.19
場次編號  | 作者  | 論文標題  | 
A1-1-1  | 曹裕平、黃志弘  | 都市開放空間配置對亞熱帶熱舒適度之研究  | 
A1-1-2  | 林亞侖、黃志弘  | 亞熱帶都市公園冷島效應對人體熱舒適度影響之研究  | 
A1-1-3  | 許哲綾  |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生態變遷與保護成效初探  | 
A1-1-4  | 吳綱立  | 讓路予風—城市通風廊道規劃導入土地使用規劃及城市設計管控之研究  | 
A1-1-5  | 李明軒、黃日惠  | 中國逆城市化現象之觀察與原因探討  | 
A1-2-1  | 張淯婷、邵琇珮、黃一平、彭振聲  | 臺北市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及容積代金政策演進與未來展望  | 
A1-2-2  | 林映辰、鍾昌哲  | 建構臺灣智慧永續城市指標之初探  | 
A1-2-3  | 陳胤禎、黃幹忠、胡學彥  | 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與國土計畫使用許可之比較—兼論對私有土地開發利 用可能之影響  | 
A1-2-4  | 彭振聲、黃一平、凃之詠、陳奕真  | 臺北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執行成效與精進策略之檢討  | 
A1-2-5  | 魏慈含、翁瑜謙、謝翊楷、李家儂  | 探討成長管理概念下之城市新第三空間-以台北市大安區大學里為例  | 
A2-1-1  | 鄭安廷  | 韌性思維對都市韌性的空間規劃之省思  | 
A2-1-2  | 李芸宣、劉文驤、白仁德  | 產業園區經濟恢復力之研究-以編定工業區為例  | 
A2-1-3  | 潘思錡、胡太山、莊惠棋  | 以Covid-19 疫情重新檢視經濟韌性影響因子 – 以我國的北部區域為例  | 
A2-1-4  | 胡志平、李易翰、黎子涵  | 脆弱性與韌性之潛在變數 MIMIC 模型-健康城市路徑  | 
A2-1-5  | 黃姿瑄、洪啟東  | 疫情衝擊的觀光產業脆弱性:比較離島與本島城鎮  | 
A2-2-1  | 鄧雅今、黃光廷  | 探討高齡少子化社會下都市緊密發展策略之應用  | 
A2-2-2  | 葉書昀、鄭皓騰  | 運用空間型構法則探討行人視覺對步行環境安全感知之程度—以臺北市莒光、健康、 大龍峒社會住宅周邊地區為例  | 
A2-2-3  | 蘇湛洋、賴美蓉  | 元宇宙XR 技術應用於都市環境設計之規劃實務初探  | 
A2-2-4  | 楊姍芸、林欣恩、謝翊楷、李家儂  | 永續都市下公園及寵物友善環境之初探  | 
A3-1-1  | 董娟鳴、傅金城、馮家恩  | 單一次集水區內不同土地使用的逕流分擔探討  | 
A3-1-2  | 黃愷茹  | 「韌性都市林」作為城市韌性基礎設施的社會韌性評估-以新北市中和四號公園為例  | 
A3-1-3  | 邱薏潔、張學聖  | 臺北市洪災脆弱度受氣候變遷還是都市發展所影響?  | 
A3-1-4  | 陳冠宇、吳杰穎、巫孟璇、羅偉誠  | 從流域觀點探討建成區基地透保水措施規劃之效益–以鹽水溪流域為例  | 
A3-1-5  | 許之博、吳杰穎、巫孟璇、羅偉誠  | 流域治理觀點下綠色基盤設施應用於減洪調適效益之探討 —以臺南鹽水溪流域為例  | 
A3-2-1  | 鍾凱如、白仁德  |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使用特性與分佈型態之趨勢變化分析  | 
A3-2-2  | 賴柏文、鄭皓騰  | 運用城際運輸數據探討城鄉關係下北部都會區域之空間劃分  | 
A3-2-3  | 鄭皓騰、陳逸歆、許明維  | 應用文字探勘及機器學習技術於探討都市更新公共利益:以臺北市各階段都市更新審 議紀錄為例  | 
A3-2-4  | 黃品瑄、鄭皓騰  | 從鄰里社會經濟指標觀察臺北市小學學區現象  | 
A3-2-5  | 王怡婷、鄭皓騰  | 臺北市文湖線捷運站周邊地區活動時空特徵分析:以高齡搭乘者為例  | 
B4-1-1  | 石仿伶、林淑雯  | 文化仕紳化對都市再生影響之研究  | 
B4-1-2  | 王薇婷、張秀慈  | 以中介者觀點探討輔導團隊執行社區協力政策的歷程-以臺南市為例  | 
B4-1-3  | 張凱茗、張容瑛  | 國家參與社群行動下的地方發展路徑轉型–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  | 
B4-1-4  | 李悦恩、陳姿伶  | 探討 COVID-19 下城市發展之影響與公共設施指標建構  | 
B4-2-1  | 劉小蘭、黃文杰  | 多維度城鄉分類—以桃竹苗地區為例  | 
B4-2-2  | 簡瑟芳、柯博晟、賴世剛  | 重大交通建設計劃組織與決策協調機制的發展模式:從個體到整體之探索  | 
B4-2-3  | 林俊良  | 【博士論文獎】 都市更新的治理與制度發展之比較研究:以台北、香港與新加坡為例  | 
B4-2-4  | 林怡昕  | 【碩士論文獎】 COVID-19 疫情對民眾進行旅運及公共空間使用及認知之影響分析  | 
B4-2-5  | 陳品瑜  | 【碩士論文獎】 擁擠收費再分配─考慮空間公平性  | 
C5-1-1  | 林祖嘉、游士儀、楊筑鈞  | 新北市捷運環狀線對周邊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  | 
C5-1-2  | 游適銘  | 國有地土開與估價師估價差異分析  | 
C5-1-3  | 江昀靜、林采穎、呂俊韋、盧芷薇、蕭愷杰、連培儀、陳湘鵬、郭進泰  | 路沖屋之外部物理環境特徵之研究  | 
C5-1-4  | 彭建文、白金安  | 土地財政與地方財政分析-中國大陸與台灣之比較  | 
C5-1-5  | 柯凱傑、彭建文  | 市地重劃估價問題探討  | 
C5-2-1  | 洪志興、陳勤明、陳瑛琥、劉禹宏  | 企業持有自用性不動產之風險探討  | 
C5-2-2  | 鄧筱蓉、王健安  | 供給面的定價模式,需求面買單嗎? --來自台北市實價登錄對樓層效用比的驗 證  | 
C5-2-3  | 謝博明  | 台積電設廠是否帶動周圍地區房價上漲?以台南科學園區為例  | 
C5-2-4  | 洪志興、李承謙、林羿如  | 董事會偶數董事人數之代理問題與不動產決策-以台灣為例  | 
C5-2-5  | 連庭義  | 貨幣政策與不動產雙邊直接投資的影響:縱橫平滑移轉迴歸模型之運用  | 
C6-1-1  | 謝博明、楊智元  | 房市交易熱絡就是炒作嗎?  | 
C6-1-2  | 陳靜宜  | 框架效應、錨定效應和市場熟悉度對購屋決策的影響  | 
C6-1-3  | 吳韻玲  | 網路媒體曝光度與投資人關注度對建築品牌價格的影響  | 
C6-1-4  | 朱芳妮、張均綸、陳明吉  | 社群信心聲量與房市之關聯性  | 
C6-1-5  | 陳秉宏、彭建文  | 行政區之內部人口同區遷徒影響因素分析– ¬以臺北都會行政區為例  | 
C6-2-1  | 朱芳妮、高嘉璘、洪志興、陳明吉  | 社群媒體情緒與房市關係之探討  | 
C6-2-2  | 朱芳妮、童莉婷、陳明吉  | COVID-19 疫情與房市變化  | 
C6-2-3  | 林預、林左裕  | 電子商務對店面租金的影響  | 
C6-2-4  | 林左裕、徐士勛  | 從新冠肺炎疫情之發生分析國際住宅不動產市場  | 
C7-1-1  | 劉惠芳、鄭人豪  | 使用者觀點之社宅用後評估初探:以桃園社宅為例  | 
C7-1-2  | 郭秉鑫、彭建文  | 工業住宅合法化問題之探討  | 
C7-1-3  | 劉千嘉  | 初探人宅雙老現象: 內政部銀髮安居與人口住宅普查的對話  | 
C7-1-4  | 鄭人豪、劉惠芳  | 運用關鍵滿意度調查法分析租金補貼受眾居住環境品質-以 T 市為例  | 
C7-1-5  | 李家儂、謝翊楷  | 結合 HOQ 品質屋概念與不動產實價登錄建置房價指數之研究-以桃園區為例  | 
C7-2-1  | 陳郁蕙、彭建文  | 路寬與開發強度對地面層溢價之分析—以臺北市為例  | 
C7-2-2  | 林宏俊、林榆芝  | 建構社會住宅多目標選址方法—以臺中市為例  | 
C7-2-3  | 褚家齊、曾憲嫻  | 日本空屋政策與地方都市實施機制  | 
C7-2-4  | 鄭智誠、呂宗盈  | 土地增值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制問題與改革之研究  | 
C7-2-5  | 吳綱立、吳政庭  | 城市通風廊道規劃促進城市退燒減熱之研究:以台中中心城區為例  | 
D8-1-1  | 張世賢  | 都市災害跨域治理:複雜性理論觀點  | 
D8-1-2  | 董娟鳴、林文苑、李碩慈、黃偲瑜  | 運用政府開放式數據分析震災下鄰里層級特殊避難收容課題—以新北市板橋區為例  | 
D8-1-3  | 林軒竹、許逸廷  | ESG 與智慧城市災害管理的緊急應變探討-以淹水模擬為例  | 
D8-1-4  | 許哲銘、洪啟東  | 後疫情時代建構防災校園與社區防災推展之初探  | 
D8-2-1  | 江佳珍、馬國宸  | 校園歷史建築災害防救與管理之初探  | 
D8-2-2  | 劉政洲、莊睦雄  | 狹小巷道老舊建築物火災搶救探討-以臺北市為例  | 
D8-2-3  | 葉可遇、洪啟東  | 桃園市共融式遊戲場與都市發展關係之初探  | 
D8-2-4  | 王建勛、莊睦雄  | 污水下水道管網設置智慧監測設備探討-從可持續發展視角  |